数字化平台视频介绍
视频加载中...
原始视频地址: 庚商教育数字化平台介绍视频
面向实践创新能力的数字化体系
实践创新教学数字化建设目标
培养视角下的实践创新教学数字化
以实验项目为基础,以实践教学排课为抓手,打造扎实的基于资源与过程记录的实践创新教学数字化。
毕业视角下的实践创新教学数字化
以综合毕业任务为基础(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项目、毕业演出),以培养计划形成性数据为抓手,以导师制(论文导师、学业导师、科创导师)为支撑,打造围绕项目和任务的实践教学全息数字化反馈与支持系统。
决策评估视角下的实践创新教学数字化
以教育规范性建制文件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价值体系证据链为抓手,以结构化业务数据为支撑,围绕学校教育治理的核心战略价值体系,打造柔性(流程引擎)、韧性(认证、评估)、自助式的决策数字化治理平台。
数字化培养业务模型
高校以学生为核心构建培养目标,并将实践创新培养的目标分解为毕业要求,通过基础工程训练、创新创业以及竞赛构成的培养体系进行落实,并通过师资队伍与支持条件提供保障。通过毕业生反馈、培养体系运行过程监控,实现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培养体系的动态反馈与调整。
创新能力数字化技术模型
- 培养目标:建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联
- 师资条件:建立校级标准的教师队伍与支持条件基础信息
- 培养体系:建立毕业要求指标与课程目标、内容(工训、创新、竞赛、理论、实验、实训)及考核评价的关联,建立培养活动与师资、支持条件的关联
- 毕业要求:建立学生实践创新培养成果(成果、作品、测试、报告、论文、考勤、日志等)与课程内容、考核输出的关联
- 持续改进:建立督导检查、考核评估与课程内容及后续反馈的关联
数字化框架与技术架构建设
三网三中心三平台
三中心建设
驾驶舱作为展示、报表作为输出,流程引擎作为关键手段,教学管理和实验管理作为数据来源,基于建制文件的地铁图、建制管理、多维资源图谱、应用微服务作为基座,课堂数字化和智能化作为补充和接入。
- 资源中心:数字化资源,可以按需获取的在线资源集合,包括数据、文件、服务接口、物联接口等
- 应用中心:数字化计算,可以对数字化资源按照领域业务要求进行加工与处理的紧密关联的系统单元集合,包含实验室资源管理、实验教学、工程训练等
- 建制中心:数字化输出,可以根据决策、管理与业务要求对资源、应用进行组合输出的系统与工具,包含数字面板、建制工具、资源图谱、数据中心、用户中心、统一认证、消息服务、流程服务等
三平台输出
系统采用三平台服务于不同的用户群:
- 用户前台:面向最终用户提供服务的门户平台,提供各类应用与服务的快速接入,支持浏览器、移动端等多种服务方式;面向高校决策层提供数据与数字面板服务
- 管理中台:面向管理与运行服务的门户平台,提供各类应用系统与配置管理、内外资源服务、流程与低代码配置服务
- 开发后台:面向开发与运行服务的门户平台,提供各类开发管理、开源资源、运行管理工具与研发协作服务
三网部署
系统支持多种部署方式,满足使用场景要求:
- 外网:通过公有云或私有云方式以公共网络方式提供服务
- 物联网:通过私有物联网结合内网或外网方式提供服务
- 内网:通过内部网络以私有云方式提供服务
接口与接入服务
统一身份认证
实现与学校统一身份认证系统集成,支持CAS或Oath2方式,校方提供接口;解决统一身份标识的问题,为集约化的服务打下基础。
共享数据库
共享中间库是为实现统一数据标准建设,包括用户、课表、楼宇、设备信息等基础信息。所有源头信息统一由中心采集与维护。可实现与学校系统的对接,实现数据共享,或者通过导入的方式实现对共享信息的统一维护。
物联平台
物联管理中间件
物联管理中间件实现对物联设备的统一管理。通过物联管理中间件可以实现对物联设备的配置管理,以及对物联设备接口的调用,相关数据的处理和格式转换,最终实现软件和物联设备的功能联动。
门禁系统
门禁系统由读卡器、门禁控制器、电磁锁等组成。读卡器读卡并验证身份,同时控制门禁控制器实现门的开关;服务管理软件存储记录;系统遵循TCP/IP通讯协议,通过网络即可实现对门禁的管理。
门禁系统可以与校园一卡通对接,提供策略下发、日志提取、远程开门、门锁状态查询服务接口,能够和预约策略对接,将实验室开放及教学预约策略下放到相应门禁控制器。
考勤系统
对学生的上课考勤进行记录管理,其可以根据排课情况对某门课程的某次课程进行考勤,和平台联动,实现物联自动考勤。
监控系统
监控管理系统,提供接口开放,能够和实验室智能管理系统对接。管理员可通过系统在校内外监控一个或多个实验室及设备现场使用情况。备注:目前SRS只支持H.264编码格式的视频流。
信息发布系统
在实验室门口设置信息发布班牌,实现每个实验室针对性地呈现视频监控、实验设备、实验开课实时情况、消息通知等内容,使师生能及时了解到各教学场所的上课情况。教室终端屏幕采用触摸方式,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显示更多的信息,比如通过左右滑动显示当日课表,一周课表等。
智能电源控制系统
主要用于室内电源的自动通断控制,智能电源通过网络进行远程通信,实现远程的参数设定和控制检测。每套电源控制器可以控制一台设备,刷卡取电,远程控制设备电源,并可检测仪器设备的状态,实现和设备预约策略联动。
智能柜
提供储物单元控制列表协议接口,实现借用、归还等功能的联动。
泛在空间服务
全掌控
通过可视化引擎与数据接口的调用,实现实体世界在虚拟场景中的再现,通过服务接口的调用,实现对现实世界的指挥、调度与管控。最终目标是实现对教育的全面掌控。
全智能
通过服务网关、数据交换、数据库、数据仓库和大数据分析工具、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的支撑,构建起承接虚拟世界与显示实体的转换桥梁,实现数字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互操作与交互。最终目标是提供全智能的服务。
全信息
通过信息系统基础设施与业务服务应用软件,实现信息的有效与可靠采集,不仅包含状态信息,更重要的是采集到过程数据,结合物联网技术,可以提高数据采集的准确性与实时性。最终目标是采集全量信息。
全自动
通过物联网系统的建设,利用RFID、门禁、视频、刷卡取电,学生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进行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并且可以通过控制装置直接对环境进行干预。最终目标是服务的自动化。
全时空
系统服务的场景,是最终用户和系统发生交互的空间,包括教学实验室、教室、创新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各类智能设备、传感器、多媒体设备可以提供现场教学与实训支持服务,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实现超越时空的互动学习支持。最终目标是无所不在的服务。
智慧空间服务
房间是空间管理的基础,为用户提供基础信息,空间管理系统就是用来维护相关信息,进行相关的资源关联,如设备、提供的服务等,方便用户进行预约,排课等教学活动。
空间信息管理界面
空间详情展示
智慧教室类型
标准型智慧教室
由两部分组成:教室环境建设+互动教学系统
研讨型智慧教室(含录播)
由三部分组成:教室环境建设+互动教学系统+高清录播系统
跨校区协作智慧教室
由四部分组成:教室环境建设+互动教学系统+高清录播系统+互动云系统
共享数据平台
数据平台技术
共享数据交换中心系统是以学校数据共享为目标,实现在学院、部门、学科、班级以及用户众多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资源的合理分配即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数据的抽取、集中、共享、交换,是教学数据信息共享的重要功能。
整合教学相关数据
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数据信息没有统一的进行管理,数据分布零散,不便于信息的快速迭代。构建数据交换中心,就可以快速统一地进行数据共享及管理操作。
提供数据资源
数据交换中心可以提供给相关操作人员需要的数据信息,对数据信息进行查询、管理和维护,可以快速的查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信息。
数据交换共享
数据交换中心将各个系统之间进行数据或文字的传输和共享,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率,集数据采集、处理分发、交换传输于一体。
核心技术
前后端分离
提升开发效率,应用代码将会变得整洁清晰,不论是代码阅读还是代码维护都会比以前轻松。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便于后期相关人员对系统进行维护。
中间件 Kafka
Kafka是一个高性能跨语言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队列系统,快速持久化,可以在O(1)的系统开销下进行消息持久化;高吞吐,在一台普通的服务器上既可以达到10W/s的吞吐速率;完全的分布式系统,支持Hadoop数据并行加载。
Redis
Redis交换数据快,将数据存储到Redis中,要用的时候,直接从内存取,极大的提高了速度和节约了服务器的开销。
AD域服务
Active Directory即AD域管理,是对重量级应用的支撑基础,能够对域管理下的用户,文件以及安全授权进行统一管理,基于AD的域模式,最大的优点是实现了集中式管理。
数据中心建设
- 采集层:采集层由物联系统构成,物联系统提供了数据采集、数据缓存、基本处理和通讯与数据上传的服务,通过物联网和物联平台相连,对物联采集数据进行格式转换与处理,按照同步的要求向公共服务数据库同步数据。
- 应用层:应用层为业务活动与公共应用提供数据服务,通过和学校共享库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共享数据与业务数据的交换。
- 分析层:面向报表、分析等活动,通过从业务数据库抽取数据,按照实验室、设备、教员、学员等主题形成数据仓库,用于数据分析应用。
- 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数据抽取、转换与加载服务,实现结构化数据的交换。
- 非结构化数据:
- 内存数据库提供查询缓存服务减少业务数据访问的压力
- AD域服务于桌面虚拟化等业务的认证
- 流媒体服务器提供视频流的服务
- 文件服务提供统一的文件存储管理与访问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