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
学科治理与质量管理是高校的核心工作,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围绕学生培养计划、执行到结果的核心过程,打数字化的资源、应用与建制平台,不但能够满足高校的日常教学运行服务需求,同时还能够为围绕学科的认证评估、业务协同与决策提供全量、直接与量化的数据支持,满足特色办学的需求。
对于高校来说,认证过程中的自评估是其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确定、收集和准备各类文件、数据和证据材料,以便对课程教学、学生培养、毕业要求、培养目标等进行评价的工作。自评估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方式可采用合理的抽样方法,恰当使用直接的、间接的、量化的、非量化的手段,对于最终评价来说,全量、直接与量化的手段不但是采信度最高的数据收集方式,而且在结果解释方面客观性也比较强。
高校通过数字化的工具与方法,构建面向师生的核心课程体系数字化运行服务平台,不但能够满足教学运行服务的需求,还能够为评估提供全量、直接与量化的基础数据,结合数字化基础平台与工具,满足各类评估与决策支持的需求。
设计理念
总体架构设计
教育数字化模型
通过建立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联、校级标准的教师队伍与支持条件、课程体系关联、学生成果关联等方式,建立全量、直接与定量数字化模型。
三中心架构
系统架构基于三大中心:资源中心(数字化资源)、应用中心(数字化计算)、建制中心(数字化输出),形成完整的数字化服务体系。
三平台输出
系统采用三平台服务于不同的客户群:用户前台(面向最终用户)、管理中台(面向管理与运行服务)、开发后台(面向开发与运营服务)。
战略规划
建设目标
-
1
建立建制中心
建设建制中心,包含数字面板、建制管理、资源图谱、数据中心、用户中心、统一认证、消息服务、流程服务等工具,满足决策、管理与业务要求对资源、应用进行组合输出的需求。
数字面板 -
2
完善计算中心
建设实验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课程级资源、活动与评价的支持,实现实验课程系统运行主线数据的全量、直接与定量采集。
教学资源服务平台 -
3
强化资源中心
建设物联资源平台、文件服务、接口平台,为计算中心提供数据与计算的支持,建设互动实验室,提供实验教学活动全量数据。
物联平台视频互动
核心功能
中心建设内容
建制中心
数字空间的结构化、图谱化、模型化
业务交通图
提供业务交通图方式配置服务,为中台开发提供直观沟通的方式。通过绘制业务交通图建立起资源、服务与管理之间的链接关系。
建制应用
提供建制服务,为中台开发提供基于图的结构化业务表达,实现节点层级与引用关系,实现节点、属性、资源的结构化描述。
数据面板
数据面板采用可视化图表工具,对数据进行聚合呈现与联动关联,实现围绕教育专业认证全量、直接与定量数据的呈现。
报表中心
数据报表中心根据用户需求做报表格式,满足客户需求,能实现"格式多样化"。数据来源支持Excel文件的导入、也支持从其他系统获取。
资源中心
提供数据与文件服务支持
文件服务
文件资源的一次上传,多处引用与共享。
实验室综合信息可视化
以直观可视化模式呈现实验室楼宇分布、楼层分布、实验室分布、仪器资源分布等地理位置信息。
虚拟仿真资源服务
针对目前虚拟仿真系统建设的厂家众多,并且各自的技术体系不同,按照松耦合的方式进行建设。
教学资源
课程执行体系
教学资源服务平台遵循目标为导向,知识、技能、体验可以与知识、技能、素养的毕业要求建立友好的映射关系。
知识版块
服务于理论性教学与学习支持,能够提供基于文档资源、自主课件、微课单元的组织、作业布置、在线考试、测试练习、考勤的支持。
技能版块
服务于实验性学习的支持,能够提供实验管理、嵌入式实验训练、虚拟仿真实验集成及实验报告上传服务,并提供实验服务资源在线预约及技能导学支持服务。
体验版块
服务于基于作品的协作任务支持,能够提供基于人员和角色分组、任务引导、项目协同、阶段考核、综合考评的体验式教学支撑服务。